:《茶园》

“东莞故事”

老李和他的古村落文化


   期次:      查看:98   

 

我今天讲的是老李。
老李曾经是我的同事,敦厚、儒雅,典型的山东汉子!他曾是中学语文老师,孩子们很喜欢他。后来,他去了茶山工作,我也到了新的单位,于是七八年未曾谋面。当我决定参加这次演讲比赛的时候,第一时间想到的竟然是他——老李!
前些日子,我们约好谈一谈。从市区到他工作的地方——茶山南社村要20多公里。在南社村大门口,我见到了他。一如以前的文人范,只是脚上那双沾着泥土的布鞋倒是和他脚下的这块土地十分契合!
老李的“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创研基地”落脚在南社古村落入口处一间八十平方米的小院内,极其简陋,两个办公室只能分别容纳一张办公桌和一个书橱。稍事寒暄,我们切入正题。我说我想了解他和他与古村落的故事。他说好。接下来的时间几乎就是一场关于“古村落文化”普及讲座,我不断地从他高亢、激扬、滔滔不绝的讲述中捕捉着各种不同的信息。
2011年以前,老李常有返回故里的念头。一次与友人深入东莞老城区游览,老街巷散发出来的独特的人文记忆与地域文化让他萌生了留在东莞,寻访东莞的想法。从此,他开始用“口述历史”“田野调查”等方式触摸东莞的历史文化。其后三年多,从小说散文集《东莞印象》到文史散文集《东莞城迹》再到古村落楹联文集《南社印记·楹联》,老李在探访东莞历史文化的路上越走越宽!
2013年,受茶山邀请,老李来到茶山南社古村落。他和他的搭档带上照相机,去寻找南社古村落的文化印记。他们最常做的事就是坐上村头的糖水摊,吃着“晏昼”,听着村里人讲年代久远的故事。根据老人口中的一条条信息,再去走村串巷、翻山越岭,查找物证、史料,然后动笔记录。后来为了方便工作,老李将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(东莞)创研基地落户东莞茶山镇南社明清古村落谢膺书院。他带上他的那双老布鞋,住进了南社村的一个小阁楼,成了一个地道的“南社村民”!老李说,当初找乡民耆老聊天,大家会用异样的、提防的眼光看着他,而现在,再去“吃晏昼”,第一件事就是先把钱付了,否则一定会有乡亲替他付。不仅如此,南社的乡亲们常常弄点自己做的鸡蛋花茶之类的土产,送到他们的办公室!一个文化人为了探寻、宣传、保护他们祖辈的文化,得到了南社百姓的尊重,这或许也是文化传承的魅力!
老李也不负众望,他考证了南社的“社”原来是畲族的“畲”,找到了南社的文化源头。他还进行了关于“香”姓的“田野调查”,同样也找到了这一姓氏的源头。他还记录了茶山绸衣灯公非遗申报的故事,系统研究了南社的楹联文化及九大簋的饮食文化等等,这些根植于南社的旧史野迹,老李如数家珍,睿智如老者,快乐似童孩。
老李的新书《南社印记·小楼深巷》即将出版。市委常委潘新潮同志欣然题写了序言,他这样评价老李:不远千里,来到东莞,把“他乡”当“故乡”,执着于“东莞文化发现之旅”。十年如一日,走街串巷打捞几近淹没的历史文化,不遗余力钩沉旧史野迹,不求回报地宣传推广……这份对于历史文化的热爱、对于记住乡愁的坚守,实属难能可贵,值得我们每一个东莞人敬佩!
是什么成就了老李?是东莞这座城!一个面积只有2465平方公里的地方,让一个文化工作者沉浸其中十年,这是何等的历史文化魅力与文化韵味!一本泛黄的书籍,一方残破的石碑,都承载着丰厚的历史,记录着灿烂的文化!无论经济社会发展到哪个阶段,这些灿烂的文化永远是这个城市美好的记忆,是这个城市的根!
让我们认真感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韵味吧!
让我们一起关注、感谢像老李这样的一群文化工作者吧,他们是最好的“东莞故事”的演讲者!
(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严建峰)